波斯蘇非教中的心 - Henri Corbin

在法國哲學家、伊朗學家和神秘主義研究者 Henri Corbin 的著作中,心 (qalb)扮演了核心角色。他的詮釋並非基於自己的臆測哲學,而是數十年來對伊斯蘭神秘主義,尤其是波斯什葉派-蘇非傳統的研究。他的主要資料來源是 蘇哈拉韋迪(12 世紀)光哲學的創始者 (Ishrāq),以及 伊本 ʿArabī (1165-1240)偉大的安達魯西亞蘇非神秘主義者。後來的什葉派神學家如 Mullā ṢadrāQāḍī Saʿīd Qummī 他的觀點的特點。

想像世界 (ʿālam al-mithāl)

Corbin 將心臟描述為提供通往 ʿālam al-mithāl 想像的世界。這個詞來自於伊斯蘭哲學,特別是蘇赫拉瓦迪(Suhrawardi),指的是既非純粹物理也非純粹精神的中間現實。它是 本体真实但只能透過內在、淨化的視覺來體驗。這個世界是 天使、原型圖像、光的形象和靈性幻象.

心是神聖的器官

根據 Corbin 的說法,心靈不只是一個情感中心,而是一個 精神統帥能夠接受神的啟示 - 所謂的 神話.這些神話是 塑造光線透過它,神性顯露自己、將自己個人化,並以對話夥伴的身分出現。心不是被動的:它必須 淨化、感化和覺醒 為了能夠感知這些啟示,我們必須要做一些事情。

心的鏡像特性

在許多蘇非經典中,心被描述為 鏡子 描述。Ibn ʿArabī指出,心是唯一可以反映神聖名稱的器官。然而,這面鏡子很容易「生鏽」,也就是靈性的模糊、自我的糾纏和情緒的動盪。蘇非教派的實踐包括透過奉獻來轉化這面鏡子 (《蘇非教義》)。伊斯蘭)、記憶體 (dhikr)和沉思的視覺(mushāhada),直到心為了神聖的光再次變得透明。

愛是知識的力量

對 Corbin 來說,心不只是一面鏡子,也是 神愛的地方.這種愛 (maḥabba)不是現代意義上的情感,而是一種超越時空的力量。 認可與被認可 首先是人與神之間的關係。在這一點上,他效法伊本‧阿拉比 (Ibn ʿArabī),對他而言,愛是「創造世界的原因」。因此,心成為一個共鳴室,在其中 愛、實現與光明 遇到。

結論:心是世界之間的門檻

對 Corbin 來說,心靈是一個神秘的地方,在這裡,主體與客體、今世與來世、有形與無形之間的分離被取消了。它就是:

「心是人類接受精神世界實相的器官 - 而心本身也成為這個實相得以展現的地方」。- 亨利‧科爾賓

這個心的觀點不只是象徵,而是一個具體的經驗空間--同時也是對內在訓練、淨化心靈的呼喚,使它能夠 神臨的居所 可以實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