對於心靈的和諧或不和諧的感知,或透過內在的共鳴,是透過意識的微妙、即時反應而發生的。但這到底是如何感知的呢?以下是一些心靈或內在意識辨認和諧或不和諧的方式:
—
1. 連貫性與不連貫性 (場和諧)
心臟有自己的電磁場,會與其他場域 (例如:人、地方、思想) 互動。
當心與某種事物和諧時,就會產生連貫的震動 - 感覺輕鬆、廣闊或流動。
當不和諧盛行時,就會出現無組織或停滯不前的波動,而這些波動會被視為不安或壓力。
➡ 如何看待這一點?
透過不經意的分析而產生的放鬆(和諧)或緊張(不和諧)的即時感覺。
—
2. 振盪共振(頻率均衡)
萬物都有自己的頻率或振動。
心(和意識)會不自覺地將自己的振動與環境做比較。
如果某些東西是和諧的,波浪會以有序的模式重疊(就像兩個相同的音調互相強化)。
如果某些東西不協調,就會發生干擾或摩擦(就像兩個音符不一致)。
➡ 如何看待這一點?
透過提升、擴張、溫暖或平靜的感覺(和諧),或壓力、混亂、破碎或擾亂的感覺(不和諧)。
—
3. 透過身體感覺的內部回饋
心臟與自律神經系統直接相連。
和諧會引發副交感神經反應(放鬆、寬敞、平衡)。
不和諧會啟動交感神經系統(壓力、緊繃感、不安全感)。
➡ 如何看待這一點?
和諧:胸腔或腹部溫暖、開放、流動的動作。
不和諧:緊繃、不安、心悸或輕微的拉扯感。
—
4. 隱性知識(感官以外的直接感知)
意識會立即「認出」一致性或不一致性,不需要有意識的解釋。
有些人稱之為「內在真理的震動」或在經驗發生時的隱性認知。
這通常會表現為突然有一種「是的」感覺或「這裡有些不對勁」。
➡ 如何看待這一點?
突如其來的內在安全感或清晰度(和諧)。
遲疑、散漫或不一致的感覺(在不和諧的情況下)。
—
5. 呼吸和心律是和諧的鏡子
心律會隨著情緒狀態而改變。
和諧創造出均勻、連貫的心率變異性 (HRV)。
不和諧會導致不規則、混亂的節奏。
➡ 如何看待這一點?
更深、更平靜的呼吸和規律的心跳(和諧)。
呼吸淺、心律不整或緊張(在不協調的情況下)。
—
6. 房間的能量感知
心場可以「感覺」到一個房間或一個人身上的不和諧或和諧。
有些人認為這是環境密度的變化。
➡ 如何看待這一點?
一個房間或一個環境感覺「明亮、清晰、寬廣」(和諧)。
或「密集、壓迫、狹窄」(不和諧)。
—
摘要: 心到底是如何感知和諧或不和諧?
✔ 關於相干或非相干振盪
✔ 透過共振(放大)或干擾(摩擦)
✔ 透過身體信號,例如放鬆或緊張
✔ 作為表達為確定性或不確定性的直接知識
✔ 關於心律和呼吸流量
✔ 作為空間中的能量感知
這種感知通常會立即發生,而且不需要有意識的分析 - 人們只是「知道」某件事情是否正確。